1914年,美国一个年仅15岁的少年从哈佛大学毕业了。他的名字叫威廉·詹姆士·塞德尔兹 ,是著名心理学家鲍里斯·塞德尔兹的儿子。 威廉·詹姆士·塞德尔兹的学历非常奇特:他不到两岁就开始接受教育,3岁时已经能用 母语流利地读写了。他5岁 时看到家里的骨骼标本,又对人体产生了兴趣,从而开始学习生理学,不久竟然达到了执业 医师水平。他6岁那年春天,和别的孩子一样开始上小学。入 学那天上午,他被编在一年级 ,可是到了中午,他母亲去学校接他时,他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了。就在这一年,他学完了 小学的全部课程。第二年,7岁的他打算上中学,因为年龄不够,学校不收,他只好在家自 学,主要是学高等数学,语言学他早就学过了。
一年以后,他满了8岁,终于被中学录取。他的各科成绩都很优秀,数学更是出类拔萃,所 以没多久,学校就同意他不再上数学课,并让协助老师批改其他同学的数学作业。不仅 如此,他还在中学期间编写了天文学、英语语法和拉丁语语法的教科书。不久,由于中学课 程已无需再学,他就退学了。
这位小神童很快就出了名,很多人专门从各地赶来考他,结果他的表现比传说中的更令 人惊讶。比如,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教授,用自己在德国读博士时感到头疼的难题来考他, 没想到他很快答了出来。这一年,他才9岁。
在随后的两年里,他还是在家自学。11岁时,他考进了哈佛大学。入学后不久,他就能 讲解四维空间这样的数学难题了,这使教授们大为惊讶。他父亲塞德尔兹博士曾在《天才与 俗物》一书中,写到他12岁时的情况:
他今年才12岁,却擅长连不少学者都感到头痛的高等数学和天文学,还能用希腊 语背诵 《伊利亚特》和《奥德赛》等名著。他精通古希腊文,在读埃斯库罗斯、索福克勒斯、欧里 庇得斯、阿里斯托芬等人的作品时,就像其他孩子读《鲁宾逊漂流记》那样轻松自如。他还 精通比较语言学和神学,同时还熟读了逻辑学、古代史、美国史等书籍,并熟悉美国的政治 和宪法。
1914年,塞德尔兹以优异的成绩从哈佛大学毕业了,随即在该校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。这 一年,哈佛大学还出了两个像塞德尔兹那样的小毕业生。一个叫阿道夫·伯利,是塔夫托大 学神 学教授伯利博士的儿子。他是13岁半进入哈佛大学的,比塞德尔兹稍晚一点,但他只用了3 年时间就读完了4年的课程,毕业后在该校学习法学。
另一个叫诺伯特·威纳,是哈佛大学斯拉夫语教授威纳博士的儿子。他上大学比塞德尔兹还 早, 10岁就考入了塔夫托大学,14岁大学毕业,随后考入哈佛大学研究生院。同样在1914年,年 仅18岁的威纳就顺利地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。
看了上述几个事例,大家也许会想,这就是人们说的神童,不过古话说,10岁是神童,15是 才子,过了20就是凡人。这几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,难道再过几年都会成为普通人?其实, 这种想法是没有根据的。他们过人的才能决不是偶然产生的,而是得益于科学的早期教育。 有一个事实可以说明这一点,威纳和伯利的兄弟姐妹都接受了同样的教育,因而有着同样的 学历。伯利的姐姐丽娜,15岁就考入了拉德克利夫女子大学,1914年和伯利同期毕业。他的 妹妹米勒姆和弟弟鲁道夫,分别在14岁和15岁考入大学;威纳的两个妹妹,康斯坦斯和贝尔 特,都在14岁考入了拉德克利夫女子大学。
世界上不会有这么碰巧的事,这些神童完全是早期教育的结果。